三问京东:靠百亿补贴,也回不去“多快好省”观点

间距 2023-04-08 11:31
分享到:
导读

京东这座电商巨头时代最难以攻克的“城堡”,其初期建立的四面“围墙”,正在经历坍塌。

京东这座电商巨头时代最难以攻克的“城堡”,其初期建立的四面“围墙”,正在经历坍塌。

一些用户在全面使用了多家电商平台之后,给出一句结论:“(京东)‘快’比不上美团,‘便宜’比不过拼多多,‘全’比不过淘宝。”

刘强东在创立京东早期定下“多快好省”策略,遭遇全面威胁。

尽管京东2022年全年的 GMV 增速仍获得了正增长,并且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104亿元,但刘强东多次在内部会议上“发火”,并对人事和经营策略进行大范围调整——宁可牺牲利润,发起“百亿补贴”大战,也要和拼多多“贴身肉搏”。

从一定意义上讲,互联网公司是“速朽”的,电商平台也是如此,易趣、凡客诚品等品牌已经验证过,用户抛弃你之后,就绝不会回头。

这种危机感,刘强东懂!

“多快好省”被放弃了?

“多快好省”是京东早期提出的核心策略,凭借这个四字诀窍,京东打赢了和当当、苏宁、淘宝的“三大战役”,成为电商领域业绩和口碑双赢的巨头之一。

实际上,同时做到“多快好省”四个标准很难。

“欧元之父”蒙代尔提出“不可能三角”经济学理论,在国际资本市场,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保证货币政策独立性、固定汇率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因为这三者相互关联,并含有逆向趋势。

在电商领域,“多快好省”实际上也是一个“不可能三角”。为了“快”,京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自营仓库,被马云直呼“看不懂”,这也直接导致了京东的多年亏损,但投资人基于京东GMV和用户的持续增长,并年因此在资本市场“收之桑榆”,也就默认了这种牺牲利润的行为。

京东模式的核心秘诀是:以高成本费用的投入保证了京东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牺牲公司利润“让利”给用户,做到一定程度的“低价”,同时也以“品质”的心理预期抵消部分比价劣势。

“提供相对来说更有确定性和品质的这种购物体验”(京东高管语),降低用户购物的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从而获得“快好省”的主观感受。

但是,购物体验是对比出来的。这种感受在和淘宝、当当、苏宁的依次对战中管用,在目前京东、淘宝、拼多多、美团、抖音的多方、全面混战中,开始部分失灵,再加上京东自身升级战略,从“低价”(早期:多快好省)转向“品质”(2016年:只为品质生活),京东开始为它的傲慢付出代价。

“多快好省”优势,还有没有?

2022年,京东全年的GMV增速仅有5.6%,拼多多已经追至身后,另有实现了75%增长的抖音如鲨袭来,京东“电商第二”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

以用户看重的“多快好省”体验来衡量,京东还有没有优势?未来潜力如何?

在“多”的方面,淘宝不仅商品种类上要比京东更全,购物体验也在逐步提升,物流、开发票等服务已经得到优化。

在“快”方面,京东虽然在自营商品上有一定优势,但在近场电商和到店服务方面,美团已经超越京东,也导致京东的在地化服务一直难以获得突破。

在“好”方面,京东的优势只剩下3C和家电的自营产品,但越来越混乱的“自营”标签也导致了整体满意度下降。

同时,拼多多对3C产品进行补贴,通过明显的低价优势和售后服务大量抢夺目标用户。借助折扣零售兴起的唯品会,也在通过与数万家品牌达成合作,深入品牌供应链实现好价好货,抢夺年轻消费者。

在“省”方面,拼多多利用低价策略和低端产品,首先在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里站稳了脚跟。接下来,再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不断蚕食着京东中低端用户。

“服务比不上几百块钱的差价”,某博主居然在网上曝出:“同样的产品,京东的价格居然是拼多多价格的两倍多。”“20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沉稳大气”现象不断上演。

更为重要的是,拼多多从“重营销”向“重研发”的战略转型已进入第三年,拼多多2022年全年研发费用已超百亿元,同比增长15%。拼多多还在海外动作频频,显然,它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江湖地位。如果京东没有调整动作,被超越只是时间问题。

反观京东,一方面在改进用户体验方面无所进步,另一方面却不断在资本市场收获一个个IPO——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京东科技——重心放在哪里,对比之后一目了然。

在诸多对手蚕食京东集团“多快好省”优势的情况下,京东的业绩增长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瓶颈。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个季度,京东集团营收分别为2397亿元、2676亿元、243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0%、5.4%、11.4%,Q2与Q3增速均为港股上市以来同期最低。更为重要的是收入增速大幅放缓,最为核心的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第四季度收入为1416.75亿元,同比仅增长0.5%。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刘强东在经营管理培训会上,多次提到“低价”:如果把零售业务的客户体验分成三要素 —— 价格、品质和服务,低价是 “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 “0”,失去了低价优势,其它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

互联网公司,生生死死是常事,一夜倒下的案例并不少见。有初代电商阵亡名单上的前车之鉴,京东最近推出的“百亿补贴”和“开放平台新战略”等一系列动作,已经不是主动出击,而是不得不改变。

百亿补贴如何持续

刘强东发出警告:“很多兄弟不再关注我们的低价优势,这样下去早晚会成为第二个苏宁!”

很快,在发布年报的前一周,京东APP上部分商品开始打上了“百亿补贴”的标签。到了3月6日晚8点,京东百亿补贴全面上线。

一周后的3月13日,京东超市举行了“2023京东大商超POP业务部商家大会”,宣布通过增设“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类型店铺,并且入驻商户将可以享受0平台使用费、0技术服务费等一系列优惠。

在物流端,继对申通开放之后,3月16日,有截图显示极兔已经完成与京东平台的对接测试。刘强东在京东物流集团的经营管理会上强调:“他们想用极兔或者通达系快递,就让他们用。”从此,京东将不再要求商家必须使用京东物流。

京东又开启了以高投入换取“低价”的策略。

按照徐雷的说法,“百亿补贴首月,京东联合品牌、平台商家已累计投入10亿元。”

然而CFO许冉说,“京东内部没有大幅度提升本年度营销预算的计划。”

京东APP内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品中,绝大部分来自第三方商家,而非自营和品牌直营店并不是京东核心用户最为看重的,那么“百亿补贴”的真实效果如何?活动运营成本怎么分摊?是喊口号“对冲”部分流失用户,还是以此“整风”倒逼管理团队?

恐怕不管答案是哪个,想要在京东上找到“初心”的用户,都还得再等一等,等到刚被降薪的京东管理层真正下了决心之后。

京东 百亿补贴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