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举报网易渣女无底线玩弄感情”竟是广告!营销开脑洞也要守底线快讯

极目新闻 2024-04-12 18:38
分享到:
导读

一份“指控”网易有道员工的PDF文件《实名举报网易渣女无底线玩弄感情》在网络上流传,该文件剑指网易旗下有道事业部的员工“王爱可”。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一份“指控”网易有道员工的PDF文件《实名举报网易渣女无底线玩弄感情》在网络上流传,该文件剑指网易旗下有道事业部的员工“王爱可”。该文件称,王爱可是渣女,并以男朋友的身份举报王爱可是“养鱼大户”,且同时和多人关系暧昧、有金钱交易,甚至明码标价自己的时间。

然而,该文件在末尾话锋一转,夸赞王爱可也拿过很多奖项,并在最后公布王爱可的真实姓名为“网易有道 Hi Echo”,是全球首个虚拟人口语私教。(4月12日红星新闻)

相关新闻报道截图

该文件煞有介事地整理了王爱可和直系领导、实习生以及客户等人的关系及细节,晒出了多张微信聊天页面的截图等内容,看上去和现在网络上的一些“吃瓜素材”很相似,当然,一切情节都是虚构的,都不过是为了让人记住“王爱可”这个名字。

这本质上其实就是在广告圈很流行的故事式软文营销,看似讲故事,说八卦、或是爆料、举报,聚合各种网络热点,尤其是男女不正当关系、家庭情感纠纷、职场潜规则等等,吸引“吃瓜群众”的眼球,到最后,图穷匕见,现出原形,不过就是为了植入产品信息做广告。

这种营销因为比较隐蔽,将商品、服务信息或品牌融入故事之中,“连蒙带骗”,悄无声息地灌输给受众,降低了受众对广告的抵触情绪,所以在广告圈非常流行。我们经常会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些热帖,看上去像是社会新闻、情感讲述,但实际上都是商业软文,而这种像故事一样的广告特别考验创作者的专业素养、写作能力和营销嗅觉。故事讲得好,受众哪怕最后发现是广告,也会欣然接受,但如果故事讲得不好,不但起不到推广的作用,还可能引发舆论争议,拉低品牌的好感度。

网易有道这个广告,就是典型的故事讲得很烂。用“渣女”做标题,以暧昧关系,金钱交易“博眼球”,的确是会钓到一些关注度,但是这种追着腥味来的关注度,能转化为对产品的认可吗?虚构这样一个形象来污名化同公司的女性,难道不会让女同事们觉得膈应吗?公司主推的智能私教,被描述成一个对感情不负责,靠不正当关系谋取私利的人,对这一产品的美誉度有什么好处?如此宣传虚拟人私教,是教人学口语还是蹭热度?玩创意玩成这样,真的是“有毒”啊!

网易有道回应称,这份PDF文件是由两位脑洞比较大的同事创作,没有计划去营销推广,只在内部小群发送过,但是发布后传播不受控,现已删除物料,内部进行反思和整顿,但不是把“锅”扣在两位同事的脑袋上,仍然鼓励创新,但会加强审核机制。广告法对广告的定义是,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虽然说这个营销内容没有正式发布,但是通过社交媒体流传,事实上对商品和服务进行了推广,并且已经形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社交媒体时代,广告营销的确很“卷”,但凡卖东西,都想打造“网红单品”“现象级产品”,一说到做广告,就想要“强势出圈”“一夜爆火”。所以广告人免不了要经常脑洞大开,掀起“头脑风暴”。但是任何营销都有底线,要遵守法律法规,要遵循公序良俗,要尊重受众的智商。脑洞开得太大了,就成为了漏洞,“风暴”吹得太猛容易变成台风,最后不但没有席卷互联网,反而让自己只剩一地狼藉。

(来源:极目新闻)

网易 广告营销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