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删测评笔记,“戴森平替”徕芬在怕什么?快讯

氢消费 2024-05-24 22:05
分享到:
导读

凭借“戴森平替”标签而被大众熟知的徕芬摊上事了。

撰文|张宇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凭借“戴森平替”标签而被大众熟知的徕芬摊上事了。

近日,小红书上一篇关于徕芬的测评笔记引发了广泛关注。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博主在测评笔记中对徕芬电动牙刷的包装、做工、扫震功能、清洁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和点评,虽然有质疑,但对于徕芬电动牙刷整体持认同态度,并且给出了改进建议。

但就是这么一篇较为客观的测评笔记,却引来了徕芬方面的不满,原因是“影响较为负面”。从该博主曝光的聊天截图来看,徕芬方面要求博主删除测评徕芬电动牙刷的笔记,并提出如果能够处理相关测评笔记,愿意赔付200元以表示歉意。

图源:小红书

徕芬方面要求删除测评笔记的背后,或与产品频频出现质量问题,担心影响品牌形象有关。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表示,徕芬高速吹风机故障频发,而电动牙刷也质量堪忧。

徕芬成立于2019年1月,因其凭借过硬的新技术赋能,推出价格仅有戴森五分之一的高速吹风机而迅速成为“戴森平替”,尤其是2021年推出的高速吹风机LF03,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功。与此同时,徕芬的销售额也水涨船高,并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实现了从0到30亿元的突破,成为一匹当之无愧的“黑马”。

2023年10月,徕芬推出了首款电动牙刷,跨界进入口腔护理领域,寻求更为多元化的市场。

不过,无论是高速吹风机领域还是电动牙刷领域,徕芬均面临着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以及产品同质化趋势下更为残酷的品牌混战。

全面超越戴森?

2016年,英国品牌戴森在中国市场推出高速吹风机,在一众被消费者诟病噪音大、重量重、温度过热的传统吹风机中脱颖而出,并且凭借轻便快捷、低温监控、负氧离子等特性迅速抢占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

不同于传统吹风机的低转速、低风力,以及为了弥补风力不足而采取高温烘烤从而导致毛鳞片受损的弊端,高速吹风机转速通常可达10-11万转/分,可以通过较低温度和更高速的风量迅速将头发吹干,大大减少对毛鳞片的损伤,真正做到“吹干”头发,而非“烘干”头发。

不过,戴森的价格超过3000元,在一众百元价位的传统吹风机中显得格格不入,令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奥维云网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4月,高速吹风机市场中200元以下的产品销量销额显著增长,零售额占比已达12.7%,零售量占比更是高达33.7%。这意味着200元价位的高速吹风机已成为新竞争点。

徕芬早早看到了这一趋势,其在2021年就打响了针对戴森的“性价比之战”。2021年12月,徕芬推出的高速吹风机LF03,凭借高速无刷电机、智能温控技术等脱颖而出,而且价格只有599元,仅戴森高速吹风机价格的五分之一;2022年9月,徕芬SE高速吹风机以399元的价格进入市场,进一步降低了高速吹风机的价格。

与此同时,徕芬走上了内容营销的道路。2021年4月,徕芬发布了名为《徕芬吹风机迭代研发路》视频,从技术层面出发介绍了徕芬的自主研发历程及各功能部件的作用,通过“科学分析式种草”博得了海量关注;2021年9月,徕芬又发布了名为《深度对话徕芬主创:那些不为人知的秘辛》的视频,播放量累计超过200w。

2022年2月,一条名为《吊打戴森的吹风机为什么做不大》的短视频在抖音上播放量过亿。这是一段徕芬创始人叶洪新与前红衫资本合伙人王岑的对话视频,视频中叶洪新提及徕芬“风力更大、噪音更小、价格更便宜”,已全面超越戴森。

大量短视频投放之下,“国产戴森”、“戴森平替”等标签开始广为人知,徕芬的销售额也一路飙升。2022年,徕芬迎来了业绩的“高光时刻”,其销售额突破15亿元,较2021年的约1亿元实现了井喷式增长。2023年,徕芬的销售额更是突破了30亿元。

尽管如此,徕芬宣称已全面超越戴森稍显夸大其词,一方面,戴森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端、专业的形象,其技术研发和创新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而徕芬在品牌影响力、技术研发等诸多方面仍需要时间积累和提升;另一方面,戴森在全球市场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渠道,而徕芬在渠道建设和市场拓展方面仍需要加大投入。

现阶段,高速吹风机市场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来赢得市场份额,将是徕芬面临的重大挑战。

难复制吹风机“神话”

模仿超级单品,打造低价爆款,叠加对营销的重投入,成了徕芬突围的方法论。在高速吹风机领域取得不小的成绩之后,徕芬有了更大的野心。2023年10月,徕芬推出了首款电动牙刷,并且打出了“领航电动牙刷”的口号。

不过,在电动牙刷领域,徕芬很难复制高速吹风机的“神话”。

首先,电动牙刷领域不存在戴森式的颠覆性产品,并且产品同质化严重。西南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电动牙刷主要由电池、电机、外壳和刷头几个部分组成,结构简单,技术门槛较低,也因此吸引各类品牌参与竞争,正是由于由于缺乏技术壁垒,造成了电动牙刷同质化严重的现象。

此外,电动牙刷业内盛行代工模式,这也加重了产品同质化的现象。

代工模式是指从产品研发到进入市场的整个过程,电动牙刷厂商只负责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而生产环节完全交给代工厂。采取代工模式的电动牙刷厂商不在少数,比如素士科技、Usmile、欧可林、兰希、小熊、新宝、牙护士等均拥有代工厂。另外,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牙刷制造商,赛嘉电器代工的电动牙刷品牌超过50个。

技术壁垒低以及代工模式盛行,导致电动牙刷行业难以出现徕芬能模仿的超级单品,而且行业内还存在着低价低质产品横行、用户体验感较差等情况。徕芬虽然在电机、产品性能等做出了提升,但却并没能复刻曾经的辉煌。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徕芬电动牙刷的吐槽不在少数,比如存在“误触”“打牙”等现象。

其次,现阶段电动牙刷行业主要以营销为导向,擅长内容营销的徕芬并不占优势。以素士科技为例,根据招股书,素士科技的营销费用和比重逐年攀升,2019年至2021年,其营销费用分别为1.35亿元、2.61亿元和4.4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3.17%、19.04%和23.52%。另外,舒克母公司薇美姿赚来的钱也多半被用在了营销上: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9月,薇美姿销售及经销费用分别为7.34亿元、6.31亿元和5.0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4.2%、39.1%和41.3%。

一位电动牙刷行业人士向氢消费表示,许多电动牙刷厂商在营销宣传时,往往打着保护口腔健康的旗号夸大功效、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并不好,甚至将电动牙刷视为“智商税”产品。

可见,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深挖消费者痛点,突破现有技术将是徕芬的长期课题。

产品质量仍存隐患

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徕芬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频出,投诉量甚达到了270条,涉及徕芬旗下高速吹风机、电动牙刷,投诉原因包括“吹风机多次故障”、“刚过保修期就出问题”、“牙刷头断裂”等等。

图源:黑猫投诉

此外,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也有不少消费者发布“避雷帖”,吐槽聚焦于产品质量问题,比如不少消费者称徕芬LF03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故障停止、按键不灵敏等。还有消费者称,购买的徕芬吹风机时隔约一年后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吹风机在使用过程中突然熄火,且焦糊味很大。”

当下,无论是高速吹风机行业还是电动牙刷行业,都处于充分竞争阶段,不仅品牌数量众多,而且进入门槛不高,产品质量问题被长期诟病,只会加速消耗消费者的信任度,从而在市场竞争中逐渐丧失竞争力。

对于最有希望引领行业的徕芬而言,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几篇测评笔记上,而是要在产品差异化打造以及产品质量把控上下苦功夫,否则,即便在营销上花费更多的财力和物力,也难以打动消费者,并最终导致行业口碑节节败退。

戴森 徕芬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