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景角度再谈数字货币,以及ICO会以怎样的方式冷却?互联网+

首席发言者 2018-02-27 13:22
分享到:
导读

就必须将交易场景作为其数字货币的价值背书,因此我在这里可以对未来一阶段非ICO数字货币、ICO、区块链技术本身做出一个阶段性预言,通过发展交易场景实现对其发行数字货币的信任背书。

百合网CEO慕言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马化腾曾带着腾讯区块链研究小组搞了几个月,得出结论是未来没有一个商业系统的数字货币具备生存基础,通通会死掉。”

而前一段时间比特币又开启过新一轮的暴跌,从最高点的2万美元跌落到最低的6000美元,暴跌幅度搞到70%,不过随后又立即回归1.1万美元档口,暴涨也在一瞬间。

借着这个时间点的契机,我打算分享一下,对数字货币以及ICO的阶段性思考。

从场景实现的角度来理解,数字货币、ICO们的数字货币的未来与前景,并尝试回答数字货币的本质?ICO的困境是什么?

《人类简史》来看数字货币,到底是什么

要探讨数字货币、ICO之前,最重要的不是讨论技术,区块链作为底层基础设施是否具备颠覆性,货币是否要被数字货币取代的问题,我们应当回到人类认可货币作为协作基础设施的原因。

这不是一个与技术有关的问题。

按照《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的观点,人类的一切协作都基于想象,由此我们可以打住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是否具备实际价值,价值是否会归零的争论。

比特币与黄金一样有价值,都是人类突然之间发起的想像共识,是演化产物,没有特别原因,也不可预测,只是既成事实。

在古代黄金只拥有装饰价值,并不具备工业价值,但是人类却依然给予黄金极高的价值,与人类理性无关,是想象共识的偶发事件,最后成为既成事实,而此后即使年轻一代对于金银首饰不再感兴趣,其不再具备装饰属性时,黄金的价值也依然会长期存在,因为想象共识已经牢固建立。

比特币也同样如此,中本村设计了比特币的规模上限,由于其确实具备稀缺性,如同地球黄金总量无法由人类意志决定,同时挖矿的设计,导致无法由单独某方全面控制。

因此比特币在某种程度上与黄金一致,被人类赋予想象中的价值。

因为有了黄金,所以必然会有白银、钻石、水晶等等一系列金银晶品类的共识跟进,因此而除了比特币也也自然有了狗狗币、莱特币等数字货币们的共识跟进。

ICO数字货币的价值,将冷却于场景

各种数字货币由于占领了窗口时间,价格屡屡创下新高,让人眼馋。而后来者们也想从中分羹,希望自己发行的数字货币能够暴涨,以此牟利,一部分人也确实抓住了这一机会,但后来者就没有那么幸运。

后来者凭空发行的数字货币,不可能受到任何第三方、国民、社会、乃至国家的认可,所以就有了ICO,通过发展交易场景实现对其发行数字货币的信任背书,以太坊的DAO是第一个,极为幸运。

ICO所发行的数字货币,与比特币们有着根本不同,比特币如同黄金,总量以及流动,不受任何单独一方控制,或者说是被多方控制,是去中心化的。但是ICO是中心化的,发行之初,就设计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毕竟作为组织就需要盈利,此外ICO盈利的方式和普通的商业模式还有所不同,普通商业模式就是为用户提供场景,然后盈利,而ICO则是通过为用户提供场景,推动数字货币的价格。

说完这些背景,我认为就可以更为清晰的说出ICO的问题,场景的问题。

1)比特币们已有想象共识,但ICO数字货币的价值依赖于交易场景背书

比特币已经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取得了想象共识,不需要有什么交易场景存在,大家依然能够认可其价值所在。

但ICO发行的数字货币,想让人在潜意识中与比特币们挂钩,就必须将交易场景作为其数字货币的价值背书,当前绝大多数ICO上线之初就并没有任何真实场景存在,只是通过各种KOL名人背书,却依然能够向大众敛财,大众不能做出精细的区分,贪心过重,多数参与者都会被骗。

在未来一阶段,想要认真做实事的ICO如果迟迟拿不出任何场景,或者说拿出一些不痛不痒的交易场景后,大众也会逐渐认识到问题所在,那么其数字货币的价值也会直线下滑。

所以这也意味着ICO们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功,就必须不断、持续的拿出更多真实交易场景,打开其数字货币的想象空间。

2)第三方并不认同ICO发行的数字货币,不会给予交易场景

我们看到部分国家、商业公司已经接受比特币支付,原因还是在于这种想象的共识已经达成。

但ICO们发行的数字货币,就不会这么幸运,由于其创造之初就是拿自身场景在背书,并且是中心化的货币发行行为。

以太坊上所谓的“云养猫”本质上并没有创造出什么特别不同的东西,反过来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也不可能接入以太坊,让用户可以使用以以太币支付。

以公司名义凭空发行的货币,该公司可以像一个国家一样对其数字货币在发行之初就进行控制,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其他公司、社会、国家为何要对其俯首称臣?

而比特币之所以能够获得共识,正是因为其有着与黄金一样,除了盗窃的方式,其有着不可被任何组织控制的特点。

所以,任何ICO发行的数字货币,由于中心化的特点,不可能在未来大规模的渗透人类社会的交易场景,获得想象认同,只能在一定小范围内流通。

3)区块链作为技术本身,不具备创造场景的能力

第三方不给交易场景,那么ICO们是否能够以区块链技术的能力自行发展出场景?

问题也很显而易见,区块链发展已有数年时间,在这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任何颠覆性技术存在。

如果一款技术具备颠覆性,那么在时间窗口内,其一定会对当前世界作出一番巨大改变,例如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于PC互联网,出现了O2O、移动支付、信息流、短视频、直播等等新场景,也颠覆了原有的商业模式。

但区块链只是安全技术,更像是属于云计算技术发展的一部分,和上一次云计算的到来一样,这是后端产业链的变革,与用户前端的商业革新并无太大关系。

所以,未来依然会有各种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出现,或许会火爆一时,但最终会冷却,并且也不会颠覆原有商业模式。

4)ICO的未来,面临必然的场景冷却

ICO的发展有着天然悖论,我以柯达ICO为例。

柯达公司只要有着版权交易场景存在,那么以这一场景作为作为背书,其发行的柯达币也依然会有价值,但问题是不会有大规模的第三方认同其发行的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本身也不能发展出颠覆式场景。

柯达公司在未来不会为用户提供更多,或者更有价值的交易场景。

那么其数字货币就会变为某个交换介质,用户需要通过将美元换成数字货币,购买其版权作品,但这与用户直接通过美元购买版权并无任何区别。

这就有点像腾讯Q币,基于腾讯的交易场景,其价值确实存在,但伴随其他交易系统的发达,如果腾讯依然只允许用户先通过人民币购买Q币,然后再用Q币购买腾讯视频、QQ音乐、等一系列虚拟服务,而不是允许用户直接通过人民币购买这些产品,那么倒像是在给整个交易过程添乱,用户关心的永远是交易场景,而不是支付手段。

5)两类数字货币的不同趋势

做一个综合判断。

非ICO类数字货币:这里指的是类似比特币这类已经获得大规模范围内,价值想象共识的数字货币,将有可能获得越来越多的交易场景,其中比特币的交易场景将有可能越来越多。

当然,这一切还取决于各国政策,以及监管力度等等。当然一部分国家允许数字货币交易的原因,更多也是为了加强监控,例如美国政府对于暗网交易的打击需求。

此外,后面继续凭空发行的数字货币不会有更大机会。

ICO类数字货币:ICO发行的数字货币,由于在当前未来阶段不太可能出现任何突破性场景,因此会逐渐冷却,而大众也将逐渐认清,绝大多数公司发行的数字货币并不具备实际价值。

这一波与数字货币关联过于紧密的区块链热潮最终将以场景的缺失而逐渐进入冷却阶段,其数字货币的价格会在跌宕之后进入平稳阶段。

最终所有人会认清楚三样东西,虽然有关联,但本质上却是分开。

第一,非ICO类的数字货币的发展。

第二,ICO所发行的数字货币的发展。

第三,区块链作为技术本身价值的发展。

区块链究竟是否能够颠覆当今社会形态

最近一阶段,区块链被认为在未来将会彻底颠覆人类社会,未来将会进入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某种去中心化社会。

我认为这种讨论要小心,绝大多数利益相关者想在短期内实现套利,因此会大肆鼓吹区块链的价值,并将其与自家所发行的数字货币进行挂钩,这需要警惕。

只要技术在发展,人类社会当前的形态迟早要颠覆,技术本身就有着颠覆自身前行的特点,所以我们都无须操心,因为当今社会形态必然要被颠覆,只不过在我看来,这种颠覆不会依托于某一种单一技术形态。

例如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世界的颠覆,并非仅仅来自于4G网络的普及,还有相应的智能手机技术在全方位支撑,并非单一技术决定人类未来。

区块链要想实现颠覆当前社会形态,那么就必须满足几点要求,首先用户愿意将数据上链、其次还需要保证用户上链的数据都真实有效,而就目前场景来说实现以上两点都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巨头已经垄断几乎所有场景,面向用户场景,创业公司基本没有出路。

因此,或许未来当某种突破性技术再次成熟,可以做到类似移动互联网那样,做一次场景覆盖时,或许区块链会有用武之地,当然,彼时我们关注的也许不会是区块链,而是其他技术正在打开的潜在一切场景,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更巨大的颠覆,区块链或许是其中的一部分。

所以至少在当前,在某种普适性的技术没有显现之前,并不会发生新一轮的场景覆盖,因此没有过分的必要去关注区块链如何颠覆人类社会,制造新场景,数字货币如何取代交易环节。

相反,如果将区块链作为技术本身去看待,才能够更清楚的看清楚其价值所在。

结语:

因此我在这里可以对未来一阶段非ICO数字货币、ICO、区块链技术本身做出一个阶段性预言。

ICO将以缺乏场景的方式最终进入冷却阶段,而比特币依然会继续暴涨暴跌,而区块链将会作为连接现实与虚拟的技术,得到更为长期的发展。

总之,万物皆有其属,上帝的会归上帝,撒旦的也会归撒旦。

货币 数字 场景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