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中电金信科技赋能金融的底层逻辑:全栈全域观点

观察君 2021-05-13 19:10
分享到:
导读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数字化转型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及推动力量。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数字化转型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及推动力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国家整体数字化的发展进度和方向。那么在新的大格局下,金融行业如何开展自主、安全、可持续的转型?如何应对新一轮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机遇?这也成为摆在金融科技企业面前的问题。

为金融科技赋能,中电金信于2020年10月发布PKS金融全栈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多家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近日,在PKS金融全栈解决方案基础上,中电金信推出了“全栈全域的金融数字化解决方案”,基于全栈垂直打穿,进一步发展到全域横向覆盖的金融数字化产品及服务能力,并从技术上的架构建设,向应用领域逐步拓展。这一次,对金融科技应该具备的思维格局,中电金信有了更广阔的思考。

回归金融本质,围绕数字化业务环境的全栈全域升级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正逐渐发生变化,经济双循环和数字化转型成为新的增长引擎。金融业发展在脱虚向实、坚守本源的同时,也需应时而变。各大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的数字化进程,参与和支撑行业、产业和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深度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当前发展的主旋律。

事实上,数字化转型的呼声其实已经喊了好多年,在金融数字化1.0时代,能够感受到数字技术大幅提升了商业的运营效率,但那时候的提升是局部的、单点的,缺乏整体性,只是单纯的物理映射。整体数据缺乏流通性,产业链各环节相对割裂一些。

而在金融数字化的2.0时代,则更强调生态融合,让数字化技术真正同金融产业发生化学反应。在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全栈全域,另一个是金融安全。

所谓全栈全域,即搭建生态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架构、“统一”运维管理的解决方案。中电金信全栈全域金融数字化解决方案,基于全栈垂直打穿,进一步发展到通过Model B/I/S 系列模型化和四大咨询服务形成的全域横向覆盖、相互有机整合的金融数字化产品及服务能力,从技术上的基础架构建设,向应用领域的标准化敏捷组装逐步拓展。中电金信研究院院长况文川表示,中电金信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要做硬核创新,同时完善服务治理和数据治理,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底座和构件库支撑。

中电金信的技术发展策略,即基于研究院体制和咨询体系强化建设,构建全栈全域产品体系。第一,从数字化系统到技术中台再到IaaS平台,实现全程垂直打穿;第二,形成咨询引领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第三,实现场景引领的技术中台的研发。

在高度数字化的环境中,金融安全更为综合化、复杂化。新技术开创突破的同时,在新旧技术的混搭,各种新技术新业务的叠加组合,往往也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例如,金融科技应用在开放金融、开源资源运用方面都存在着挑战。

况文川介绍称,对于金融体系而言,在新的云计算架构中,甚至需要从基础层、固件层、工具链到内核、底层测试工具等多个方面,结合IaaS、PaaS、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的优化适配,来不断提升绝对性能和相对性能,而在这之上,非常重要的是从硬件层、软硬结合层、中间层到应用层的整体安全体系的打造。

不难发现,中电金信的全栈全域思维,覆盖的其实正是金融机构的全栈全域业务升级需要。底层架构方面,是具备核心安全技术的基础和底座,它的先进性体现在本质安全上。而在场景适配方面,可以迎合不同金融机构不同阶段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具备高可用和灵活组装特征,适用于迎合高度碎片化和开放共享的金融环境。

夯实人才“地基”,能力与价值观兼顾的人才选拔体系

从宏观层面来看,金融科技发展时间并不长,故而在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金融科技的人才匮乏问题也是摆在金融科技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

人才作为金融科技的核心主体和承担者,是金融科技能够保持持续创新力的基础和关键。随着金融科技在新的金融生态中的不断深化,出现各式各样的新问题,需要强有力的人才补充机制。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陈立吾认为:“数字化转型需要壮大科技人才队伍,金融业开展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对人才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队伍技术覆盖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需要软件工程、架构设计、数据类技术、网络安全、密码学、业务设计的紧缺人才。”

那么问题来了,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如何留住人才?这或许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位是价值观,对于金融科技公司而言,选人的第一个标准是具备对客户负责,对企业认同的价值观。这样一来,个人与企业保持一致,才能实现劲往一处使。

第二位是能力,根据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的主要业务要求,培养具备公司发展所需要能力和客户所需要能力的人才,注重从业人员科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三位就是尊重人才,一方面是能够让员工把自身的能力和潜力都发挥出来,营造平等开放的组织氛围;另一方面,在于愿意让人才去试错,这样未来才能更好的服务客户,也能真正留住人才。

稳定、优质的人才队伍对于团队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人才队伍的孵化、裂变,打造出人才培训标准化批量化输出范式,进而保证战略和技术研发的稳定性。

近日,中电金信也同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一起,入选了InfoQ 推出的中国技术力量之“最具吸引力雇主品牌”榜单,中电金信对人才的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中电金信一直以来都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育,致力于打通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闭环,不断深化同高校之间的联系。

近日,中电金信“大咖讲座”走进了集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这也是中电金信与合作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旨在搭建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新课堂,前置培养金融科技创新型、潜力型人才。并与集美大学签署了“金融科技方向人才培养专项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此外,中电金信还成立了中电金信大学,致力于提升企业人才的成长速度,推动行业人才的标准化建设。

而在被誉为”中国IT产业鹊桥会“的2021中国IT产业校企合作大会上,中电金信也作为受邀企业代表参加。

对于方兴未艾的金融数字化转型征程而言,金融科技公司是否具备稳定优质的人才队伍至关重要。面对不断出现着的数字化转型问题,需要拥有把所有人捏成一个拳头的能力,这或许也是中电金信的优势所在。

加强顶层设计,从金融“供应链”到生态“共赢链”

当前金融行业正处在巨大的IT架构变革与紧迫的数字化转型时期,严峻的业务与技术挑战对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服务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业需要的不再仅仅是点对点解决具体产品需求及技术问题的供应商,更是能够系统、全面的解决创新与安全挑战的合作共赢伙伴。透过中电金信的解决方案,我们能看出的一个趋势就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业链条的各个参与者从金融的“供应链”转为生态的“共赢链”。

作为“共赢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科技企业需要能够深入嵌入银行架构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从顶层、系统的角度帮助客户分析、解决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将自身的科技能力与经验深入嵌入到客户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

从搭建金融“供应链”到构建生态“共赢链”,金融科技企业不仅需要完整的技术、金融解决方案,也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构建起金融科技企业强大的赋能能力。顶层设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金融科技赋能产业的能力,另外一个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对于行业供应链中的数字化痛点,中电金信的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深入产业场景,通过成熟技术框架从数据维度构建起一条数据金融“共赢链”。一方面,中电金信通过自主研发的安全架构,提升各类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能力,提高业务能力以及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赋能金融业,提高各级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通过与产业链相结合,构建起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实现产业共赢、产融共赢,进而让金融服务可以普惠到更多行业。

产品的背后是技术、技术的背后是人才,而人才的背后则是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因此,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而言,数字化赋能能力之外,一家企业的最顶层的设计,其实就是企业的价值观的设计。

对于中电金信而言,最能体现出其企业价值观的,其实就是“持续创新,为社会注入全新价值”的使命,尤其对客户价值的坚持以及客户至上的理念,而这一价值观也自然而然的反映在平台顶层设计、各项产品、服务以及合作当中,中电金信总经理冯明刚介绍道。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中电金信主动始终致力于搭建生态“共赢链”,为各个金融机构客户解决痛点、创造价值的原因,这本就是由企业价值观引导下的内生动力所驱动的。

当然,美好的初衷、正确的价值观只是起点。正如论坛上所提到的,金融科技企业的成功,需要人、钱、物、方法、耐心等多个要素的共同努力。虽说这条路并不好走,但只要方向对了,就能输出可以有效的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当前金融行业正处在巨大的IT架构变革之中,叠加在IT架构转型之上的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是金融企业自内而外、更加迫切的需求。”中电金信总经理冯明刚表示:“中电金信将聚焦金融科技+生态,重点发力研发创新、组织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以开放的心态,持续创新、自立自强,推动金融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电金信 科技 金融
分享到:

1.TMT观察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TMT观察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TMT观察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TMT观察网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TMT观察网编辑修改或补充。